本報記者 盧義傑 實習生 施文荻 郭嘉偉《中國青年報》(2014年09月15日07版)
  事實上,地下戶口指標買賣的格局演變,與北京人口形勢及應屆畢業生進京政策的變化密切關聯。
  互聯網能檢索到的買賣進京指標的公開報道,最早的出現在2001年。中國青年報記者註意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正是地下戶口指標交易市場被關註的時候,也是人口形勢嚴峻、進京政策緊縮的年代。
  根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199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突破1000萬大關。而在此前的城市總體規劃中,北京對常住人口控制的期待是,2010年仍然在650萬人以內。
  也就是說,在世紀之交,北京提前11年突破了計劃的控制常住人口數,並且超出將近8成。幾乎是同時,進京政策開始緊縮起來。
  這個變化發生之前,一個高校畢業生獲得北京戶口,需要留京指標、進京指標兩個指標。進京指標通常只需找到一個可解決指標的用人單位即可,留京指標則由各個學校具體分配。
  計劃經濟時代產生的戶籍制度,此刻開始拷問公民的法律與誠信意識。
  2001年,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多名應屆大學生通過中介、熟人等方式購買進京指標,價格多為2萬餘元。這是目前記者在互聯網上檢索到的最早的報道。
  當時,有高校工作人員受訪時表示,他們知道有學生購買進京指標,但這種交易行為是學生與單位私下進行的,在辦理簽約手續時,沒有表現出其違法性,學校也不方便對每個學生都進行調查。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一位資深教師近日也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證實,大約在10年前,他開始聽說一些學生從公司里買進京指標的事情,“最低的價格是2萬元”。
  這在當年已算不小的數目。這位教師說,當時,試圖留在北京的學生大部分希望能有北京戶口,如果單位不能提供,有人就會選擇買戶口這條路。如果實在沒法搞定戶口,有人可能選擇回老家。
  留京指標的生態在當年也不容樂觀。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為了控制留京大學生人數,畢業生只有獲得大學的留京指標,才有資格獲得用人單位的進京指標。但是,不少獲得留京指標的學生,無法獲得進京指標。
  負面消息也在留京指標身上出現了,據報道,2003年,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被媒體發現“要價1萬元賣留京指標”。此後,買賣留京指標的消息不斷傳來。
  與此同時,北京市人口形勢依然嚴峻,根據公開資料,北京2001年的新增外來人口為6.7萬,2002年,這一數字迅速變為24.1萬,2010年又突破了90萬。
  北京的應屆大學生也更多了起來,這種增長的原因之一是1999年高校擴招政策。
  與這些飛速增長的人數形成對比的是,2001年到2012年期間,獲得北京戶口的外省市戶籍人士人數依舊穩定。2001年,這一數字是15.9萬人,最多的是2005年,共21萬人。
  相比之下,這些戶籍數量無疑是杯水車薪。
  記者註意到,根據媒體報道的數字,地下戶口指標交易的價格由2萬元增長到2.5萬元,2009年出現10萬元的價格,2011年有的升為16萬元。
  2011年的這次價格上升,或與一項新政策有關。當年,北京從嚴控制高校畢業生引進,縮減了留京指標,有官方消息估計該指標將比前一年減少三分之一以上。
  記者瞭解到,目前,有機會落戶北京的主要有以下人群:軍人、應屆畢業生、工作調動或者安置到北京的公務員、來京創業的留學回國人員、來京投資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外地來京投資開辦私營企業的創業者以及隨親屬入京群體(配偶、子女和父母)。
  在這當中,大學應屆畢業生獲得戶口要比其他人群簡單許多,他們只需找到一份能解決戶口的工作即可。這也就是倒賣北京落戶指標大部分針對應屆畢業生的原因。
  如果不是應屆畢業生,仍有一些途經可供選擇。例如,辦私營企業達到一定納稅額、在京經營時間、吸納北京市本地務工人員,又比如,依靠結婚、投靠親屬,或者利用一些鼓勵性政策。
  一些符合一定道德標準的外省市戶籍人士獲得了北京戶口。公開資料顯示,1997年,一家銀行的保安員楊曉東勇鬥持槍搶劫銀行的歹徒,輓回國家財產100萬元。因工作突出或見義勇為獲得北京戶口的,還有2001年、2005年的另外兩位保安員。
  但,這畢竟只屬於少數人。
  “如果有學生留北京,戶口的重要性還是比較大的,畢竟北京戶口有很多隱性福利。有沒有戶口,買房、買車都有天壤之別,小孩上學也是個問題。”前述清華大學老教師感慨。
  根據最新報道,北京地下戶口指標交易的價格已漲到70萬元。記者隨機採訪的一些戶口中介,報價多在數十萬元。  (原標題:北京戶口指標買賣演變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00abwlr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